2018-12-26 18:21
宅~有何不可
德國明鏡週刊“明星”記者涉嫌造假 德媒聲譽受重挫
德國明鏡週刊“明星”記者涉造假或面臨指控,德媒聲譽受重挫
對於忙碌瞭一整年的德國記者和編輯們來說,每年年尾本是交織著汗水、喜悅和期待的時刻。12月初頒獎的德國新聞年度報道大獎“Rektzhkpreis”更是德國新聞界一年一度的節日。
像往常一樣準備看完頒獎儀式再回傢過聖誕的德國新聞人恐怕沒有想到,德國新聞界本年度的“重磅炸彈”就在頒獎典禮後十天被引爆。12月18日,一則消息迅速傳遍瞭整個德國媒體圈:《明鏡》週刊的一名“明星”記者因涉嫌編造採訪內容的新聞造假行?而離職。這名叫克拉斯(Claas Relotius)的記者正是今年年度報道大獎的得主。事件被曝光後,克拉斯本人變成瞭新聞熱點,他的名字以一種諷刺意味十足的方式?其僱主拉來瞭最後一波流量。
經過內部審查,《明鏡》週刊的編輯部發現,克拉斯撰寫的至少14篇報道涉嫌?造新聞。報道文章中的人物克拉斯並沒有親自見過,這些文章中的不少地點和言論引用也都是他自己捏造的。24日,《明鏡》週刊方面表示,將推動對克拉斯的犯罪指控。
除瞭14篇已被證實涉嫌新聞造假的報道文章以外,克拉斯的另外41篇文章也或多或少地存在造假嫌疑。造假文章包括一篇關於13歲敘利亞男童的報道,正是它讓克拉斯獲得瞭今年的德國新聞年度報道獎。在獲獎之時,這篇介紹瞭敘利亞內戰中普通百姓“真實”生活經歷的報道曾賺足瞭讀者感動的淚水,如今的事實真相卻令所有人大跌眼鏡。
“我並不想搞出大新聞,我隻是害怕失敗。我獲得的榮譽越多,畏懼失敗的心理就越沉重。”事情敗露後,克拉斯在辭職信中如此“自白”。
“明星”媒體中的“明星”記者
克拉斯的記者生涯在《明鏡》週刊到達瞭“輝煌”的頂?,爾後又迅速從神壇上跌下。
克拉斯是一個在德國漢堡出生的“85後”,捧著政治學和新聞的雙碩士學位步出校園後,他首先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給德國多傢媒體寫稿,其中包括各種紙媒和雜誌社。在最初的幾年,他的足跡遍及亞洲、美國和拉美,發表瞭多篇原創報道。
德國媒體報道稱,克拉斯是《明鏡週刊》最有才華的年輕記者之一,他從28歲便開始以自由記者的身份?《明鏡》週刊撰稿。不僅如此,他的名字還經常出現在《新蘇黎世報》(Neue Zurcher Zeitung)、《世界報》(WELT)等德國主流媒體上。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也刊載過他撰寫的稿件。
作?國際新聞記者,克拉斯的特點是文筆流暢,修辭拿捏火候到位,敘事形式靈活多變,場景描寫的畫面感十足。從2017年年初開始,他被德國《明鏡》週刊聘?瞭專職記者,專司深度調查報道的撰寫。
《明鏡》週刊是一傢十分有影響力的德國媒體,其總部設在漢堡,一直以深度調查報道聞名。據英國《衛報》報道稱,《明鏡》雖已有70多年曆史,但其紙質週刊每週仍能賣出超過70萬份,在線讀者多達650多萬,在面臨轉型挑戰的德國紙媒中已經相當出色。政治立場較左的《明鏡》還曾抗拒過來自政府的壓力。1962年,《明鏡》刊載瞭批判西德政府國防政策的報道,時任國防部長施特勞斯因此對其編輯部施加瞭巨大壓力,但《明鏡》拒不讓步,堅持反抗。最終該事件以施特勞斯的下臺而告終。
年僅33歲的克拉斯外形出?,身高超過1米9。混跡媒體圈數年後,克拉斯在《明鏡》的編輯部頗受重視。這源自於他初出茅廬,便斬獲多項新聞大獎的經歷。在一舉奪得2018年德國新聞年度報道大獎以前,克拉斯已經獲得過美國有限電視新聞網(CNN)的“年度新聞記者”榮譽。他還獲得過“德國記者獎”、“歐洲新聞獎”和“天主教媒體獎”等各種新聞獎項。
在2018年內,克拉斯共完成瞭12篇稿件,其中10篇都被《明鏡》週刊列?“特稿”,同時也是收費閱讀文章。《明鏡》編輯部對其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造假事發後,《明鏡》並未撤下其涉嫌編造新聞和採訪的稿件,而是將它們統統設?免費閱讀模式,供人檢查覈對可疑之處。《明鏡》還迅速成立瞭內部審查委員會,調查克拉斯每一篇稿件的採訪來源並覈對事實。而克拉斯本人也將在德國面臨犯罪指控。
但虛構新聞事件對《明鏡》週刊乃至德國新聞界聲譽造成的傷害已然不可挽回。“德國之聲”報道稱,《明鏡》的新任主編克呂斯曼承認,該事件“可能是《明鏡》週刊最大的新聞危機”。就在克拉斯平時參與編輯例會時必經的辦公大樓走廊上,一句箴言已在牆上鑲嵌瞭數十年:“說事實”,《明鏡》的創辦者魯道夫·奧格施泰因如此忠告道。
德國新聞工作者聯合會也對這一造假醜聞深表震驚。該組織主席於貝阿爾在一份通報中稱,“這名記者的不軌行?不隻使《明鏡》的聲譽受到重創,也玷污瞭整個新聞行業的可信度”。
同事暗中查出其虛構新聞
克拉斯的作品中包含不少涉及美國國內政治的報道。檢索其2017年和2018年發表的二十多篇稿件,數篇都與美國的保守主義思潮崛起及移民政策有關。
他正是在其“擅長”的美國報道領域翻瞭船,其“得意之作”也讓他在讀者和同事面前露出瞭蛛絲馬跡。
11月16日,克拉斯和同事胡安(Juan Moreno)在《明鏡週刊》上發表瞭一篇關於美國在美墨邊境部署重兵防範移民的報道。在稿件的署名中,克拉斯?第二作者,胡安是第一作者。
據《紐約時報》19日報道,胡安在稿件發表後對文中一些細節的真實性有所懷疑,他隨後通過電話聯繫瞭克拉斯在文中提及的兩名採訪對象,但對方均稱並沒有接受過克拉斯的採訪。?瞭證實自己的猜測,胡安甚至親赴文章中提及的美國亞利桑那州一處沙漠小鎮。《華盛頓郵報》21日報道稱,胡安自己掏錢,來到瞭報道中涉及的地點。胡安發現,克拉斯事實上根本就沒有和報道中的多位人物見過面,他甚至還修改瞭他們的名字和其他信息。
起初,胡安的報告並沒有得到《明鏡》編輯部和新聞主管的積極迴應。據《衛報》報道,直到兩週後的12月3日,一名來自亞利桑那州的女士就上述報道對美國邊境警衛形象的描述提出瞭質疑。
在確認瞭克拉斯的編造新聞嫌疑後,《明鏡》編輯部終於向讀者發出一封道歉信。“在三到四周的時間裏,胡安經歷瞭地獄般的煎熬,因?他的同事和上級起初不願相信他的指控。”信中寫道,“當初還有人認?這是胡安的詭計,而克拉斯纔是真正的受害者。”
被資深編輯質問後,克拉斯漸漸感到難以抗拒重壓。他最終自首並宣佈從《明鏡》離職,承認對自己的行?感到後悔。坦白之後,他說道,“我病瞭,我需要幫助。”